在今年召开的学校二届六次教代会上,陈勇等代表提出的《实施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人才队伍引进和培育计划,落实“人才强校”战略》的提案,经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讨论研究,决定予以立案,人事处为承办部门。
陈勇代表认为,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学校汇聚人才,整体布局,引培并举,营造了能使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取得显著实效。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学校人才大会要求精神,加强在优势的学科、专业和研究领域,确定目标,重点引进团队和培养相应领军人物、拔尖人才及梯队。通过政策倾斜,团队资源集中汇聚,梯队逐步建设,力争在国家级、市级重点人才队伍建设有突破。
代表建议,针对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围绕国家或者省部级重点平台,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等重点培育的一流学科专业,实施重点引进和培育拔尖人才(团队)计划,以“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项目为长远目标,通过国内外定向引进,加大引进培育力度,创新激励措施,特设拔尖人才培育岗位,动态调整,汇聚资源,配套团队,梯队建设。建设针对重庆及周边区域新兴产业,实施重庆市级(或者省部级)储备人才培优计划,以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市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为目标,依托平台,目标化分类培育,团队式配套资源,组建团队,重点培育。
建议针对创新能力较强的学术骨干及团队,实施中青年人才(团队)托举工程,通过滚动项目(例如国青基金配套孵化为国基面上项目)、阶段性提升项目,通过学校中青年学术骨干科研岗位支撑,新进博士3-5年学术研究阶段科研岗位等创新举措,发挥人才专长专项优势,阶段性培优。
建议围绕人才项目配套岗位设置、绩效考核倾斜、资源汇集多部门支撑。建议加强学科学术、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突破的报道宣传(重点工程技术领域应用成果报道、重点创新研究成果(如高被引、一区和封面论文等)报道等)。建议研究在成果认定中非第一作者或第一负责人的贡献的认定办法,优化课题组合作研究,鼓励协同,强化团队集体。
人事处回复为:人事处将在学校现有的人才激励制度下,认真研究当前拔尖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提案中给的意见和建议,做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尤其是重视拔尖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
陈勇表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