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徐东、田生慧等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建议》的提案,经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讨论研究,决定予以立案,转由教务处承办。
一、徐东、田生慧等代表认为: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旨在让教师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导师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与分类培养,对学生选课、选择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
(一)问题提出
1.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三大基础性工作之一,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本科生导师制是搭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我校改革引领、乘势而上的需要。2019年5月,我校制定颁布《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全面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度,至今已六年多,有必要对此进行反省,如现行导师制存在的考核制度不明、缺乏绩效激励等问题。更名之后,如何以本科生导师制助推我校高水平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任重道远。
(二)主要工作
1.进一步提高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其著作《论教育》,深刻领会和认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形势与任务。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其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经验,以它山之石攻玉。
2.开展调研活动。先后编制二份问卷,分别对2021级(大四)和2024级(大一)的学生进行随机调研,其中有效问卷大四学生为78份,大一学生为160份。
(三)初步结论
1.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予以充分肯定。有93.6%的大四学生认为导师给了自己帮助,其中30.8%的学生认为帮助非常大;见过导师的大一新生,97.1%的学生对导师的感觉很好或者较好,没有不满意的。
2.学生对本科生导师制寄予厚望。大一新生除4人暂无或无外,156人对导师制提出期望,主要包括:指引专业方向、做人生规划、带着自己做项目、提供实习竞赛机会、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行答疑解惑、指导后期毕业论文等,另外特别提到关心个人成长、进行心理安慰、做知心朋友、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支持;有63位大四学生谈出了对导师的最大期盼,专业指引、学业指导、就业帮助、毕业设计、就业简历辅导,等等,其中不乏回头看的自责抱怨,没有从大一开始就为将来就业做准备,提前了解就业方向与环境,导致后续找工作比较麻烦;没有了解培养计划中的注意事项,选完上完课才知道不在培养计划中,也不知道学分可以转换,多修了好几门课;等等。
3.本科生导师制的落实参差不齐。实施办法第七条规定,导师平均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1次。有55.1%的大四学生最近一次与导师见面是在本学期,有近1/3的是在去年之前,其中19.2%的甚至在很久以前。导师与学生的疏离在另一个相近问题中亦可窥见,有50%的大四学生记得大一开始就有导师,3.8%的认为导师大二才有,35.9%的则认为是从大三开始有导师,超过10%的学生已经不记得最初见导师的大致时间。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新生到校后三周内安排导师。目前,新生已经行课六周,尚有56.2%的新生未安排导师。
4.实施办法与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距离。实施办法要求给一至三年级学生配备导师。调研显示,88.4%大四学生认为非常需要或比较需要导师,不仅仅是毕业设计指导,更多是就业难题、步入社会前的困惑迷茫等压力的舒缓。另外,在对导师给予帮助的期盼中,大一、大四的学生均在情绪价值方面希望得到导师的指点肯定鼓励支持。
二、徐东、田生慧等代表建议:
1.重新修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按照“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和精神,立足重庆科技大学的新定位,进一步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和绩效激励机制,制订颁布实施《重庆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2.采取本科生导师组制。以专业导师组长牵头,邀请若干关联教师,包括1名思想政治工作或管理工作教师,组成导师团队,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方面发展的可能与多样性的帮助。同时,引入研究生辅助机制,发挥朋辈的影响力,亦是对研究生的锻炼与培养,形成导师团队主导、研究生协助、本科生参与的新型本科生导师工作机制。
3.实施全覆盖全天候指导。一至四年级配置导师组,大一以专业寝室为单位,指定导师团队,帮助学生了解并适应大学生活,逐步熟悉专业学习;大二、大三逐渐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学生根据自身爱好特长,既可以选择团队内的导师,也可以加入其他团队选择导师;大四由学生现有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等。始终保持导师组与学生密切关系的相对稳定,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贴切精准优质的帮助。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指导,导师团队以轮流方式保障在线的实时掌控,了解回答帮助学生,将集中与分散、集体与个别、学业进步与人生成长等指导有机统一。
4.落实做细本科生导师组制。突出学院担当,落实系室责任,明确团队任务,细化导师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帮助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
三、教务处回复意见如下:
教务处高度重视,经处务会研究后,形成答复意见。
1.教务处依据前期我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情况正在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重庆科技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的修订将按照“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和精神,立足重庆科技大学的新定位,进一步完善导师管理制度和绩效激励机制。
2.实施全覆盖全天候指导,新办法将进一步明确,大一帮助学生了解并适应大学生活,逐步熟悉专业学习;大二、大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强化专业学习、学科竞赛等指导;大四学生将毕业设计指导、就业(考研)指导等融合,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贴切的帮助。同时,教务处将进一步优化本科生导师系统考评模块,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指导,将集中与分散、集体与个别、学业进步与人生成长等指导有机统一。
3.进一步优化落实本科生导师责任工作机制,突出学院担当,落实系室责任,细化导师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帮助学生,促进其成长成才。探索本科生导师组制。以专业导师牵头,组建包括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导师团队,给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指导帮助。同时,引入研究生辅助机制,发挥朋辈的影响力,形成导师团队主导、研究生协助、本科生参与的新型本科生导师工作机制。
教务处将依据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完善过程管理,使本科生导师制更好服务于我校人才培养,感谢教代会代表们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关心。
四、徐东、田生慧等代表对办理回复意见表示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