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周骏等代表提出关于《恳请支持轨道交通15号线和27号线交汇点大学城南站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的建议》的提案,经教代会提案工作委员会讨论研究,决定予以立案,转由宣传部、党政办公室承办。
一、周骏等代表认为:
近年来,学校事业发展风正劲足,全校上下心齐气顺,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自去年11月学校成功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以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坚持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办学实力不断彰显,知名度、美誉度和对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也被市级有关部门评价为近年来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市属高校。
(一)我校区位及周边交通基本情况
学校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心区域,位于大学城南路、大学城东路、东一路、思贤路四大交通主干要道的交汇处。由于历史原因,校园周边的交通设施配套明显滞后于大学城部分兄弟院校(比如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目前,从我校始发的公交线路仅有重庆西部公交公司运营的公交272路一条,停靠我校周边的公交站点也相对较少。轨道交通1号线陈家桥站离我校直线距离近800米,师生乘坐1号线需要换乘交通工具,如若步行则需要至少半小时左右,师生出行不太方便。
重庆市轨道交通第四轮建设规划中明确了轨道交通15号线和27号线的建设走向,15号线二期和27号线交汇于学校学城科苑家属区。轨道交通15号线是重庆中心城区首条城轨快线,一期工程起于九曲河东站,止于两江影视城站,二期工程西起曾家站,东至九曲河东站(不含)。该线路全线通车后,将大学城、井口工业园、礼嘉智慧城、欢乐谷等重要功能区以及科学城高铁站、江北机场、复盛高铁站等主要枢纽串联起来。从曾家至两江影视城,运行时间控制在一小时内,将极大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轨道交通27号线起于市域快线璧铜线璧山站,终点在高铁重庆东站,串联了沙坪坝站、重庆站、重庆东站等重要门户枢纽,与即将在今年开通运营的璧铜线贯通运营。
(二)设置重庆科技大学站将提升我校知名度
根据规划,在15号线和27号线交汇处设置大学城南站(位于我校学城科苑家属区位置,且是两线唯一交汇点)。按照施工进度,两线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将通车,届时将极大方便我校师生出行。但是,由于我校所处的大学城南路和东一路交汇处周边企事业单位较少,设置的大学城南站不能有效反映出我校的区位优势,也不利于宣传我校和提升学校知名度。鉴于此,恳请有关部门支持将该站点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一是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区域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两条地铁线串联多个交通枢纽,途径的市内网红打卡景点也较多,外地来渝旅游的游客多,随着地铁日载客流量的提升,经由市内各大交通枢纽并乘坐两条地铁线途径我校的市民将大幅增加,设置重庆科技大学站将进一步扩大我校的受众面和知名度。二是两条地铁线的常态化运营将成为流动的宣传广告栏,不断扩大学校的信息日播量,将更加广泛有效宣传我校。
(三)市内高校周边地铁站点设置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轨道环线设置了重庆大学站,轨道交通6号线设置了西南大学站;同期建设的轨道交通15号线一期设置了西南政法大学站,轨道交通27号线设置了重庆医科大学站;正在敷设的轨道交通18号线设置了四川美术学院站和重庆理工大学站。
市内多所高校都设置了相毗邻的以大学校名命名的地铁站点,特此建议我校应在15号线和27号线未通车之前,积极寻求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将大学城南站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届时,两条城市轨道快线通车,交汇于美丽重科,真美其名曰“开往重科的地铁”。
二、周骏等代表建议:
恳请学校积极商请市教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西部科学城(高新区管委会)等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将大学城南站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
三、宣传部、党政办公室回复意见如下:
学校2024年更名过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15号线、27号线大学城南站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的相关工作。学校领导多次带领党政办、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拜访高新区、住建委、交通委、轨道集团、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目前该项工作进展顺利,且于2024年10月17日由住建委组织召开的15号线命名专题会上,参会单位一致同意将大学城南站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站。后续宣传部将会同党政办等相关部门持续跟进,确保站点更名成功。
四、周骏等代表对办理回复意见表示非常满意。